2025年3月27日下午,上海外国语大学立泰语言文化学院国际预科班全体学生齐聚一堂,参加由院领导主持的校史专题讲座。
原校党委常委、校长办公室主任、副研究员杨凡老师以《读史明志,不忘初心》为题,通过生动诙谐的讲述,带领学子重温上外七十余载发展历程,感悟“红色基因”与“家国情怀”的精神内核。
杨凡
原校党委常委、校长办公室主任、副研究员,长期从事梭史校志编撰工作,曾主持编撰《上海外国语大学志》和资料长编,为上海市第二轮修志专家库成员,2023年所率上外校志编辑室被上海市志办评为优秀编撰单位,本人获上海市志编撰优秀奖。
讲座伊始,杨凡老师以“我帮你们勾勒一下上外的校史,然后再讲一些故事”的轻松开场,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。他从“艰苦创业”“规范发展”“曲折前行”“改革发展”到“新型国际化建设”五大阶段切入,结合珍贵史料与鲜活案例,将校史娓娓道来:
(1)艰苦创业阶段(1949一1952)
(2)规范发展阶段(1953一1965)
(3)曲折前行阶段(1966一1978)
(4)改革发展阶段(1979一2003)
(5)新型国际化建设阶段(2004一迄今)
杨老师特别指出,上外历经三大历史跨越——从单一俄语学校到多语种学院,从外语专科到多科性大学,再到“双一流”国际化高校,每一步都凝聚着“敢为人先、勤勉严谨”的上外精神。
他深入剖析校史中贯穿的五大精神: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、忠诚奉献的报国精神、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、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、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,并强调“校史是上外人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的见证,更是新一代学子扎根中国、服务世界的根基”。
讲座尾声,杨凡老师寄语同学们:“读懂上外为何出发,才能明确去向何方。”同学们在历史回望中深刻体会到,校史不仅是过往的足迹,更是未来的指南。
本次讲座以史为镜、以文化人,通过回溯上外与国家同行的历程,强化了学子的身份认同与使命担当。校史教育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启迪——希望同学们铭记初心,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世界舞台,续写上外新的辉煌篇章。
来源:上外立泰学院